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_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道客巴巴

       对于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的问题,我有一些经验和见解,同时也了解到一些专业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2.高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五篇

3.2022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短300字

4.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三篇

5.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有多重(认识千克和克)》教案

6.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小树有多少棵》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_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道客巴巴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会正确的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14?4

        22?6

        36?7

        47?5

        39?9

        2、先列算式,再口答下面各题

        (1)、17个苹果,每5个装一盘,可以装( )盘,还剩( )个。

        (2)、每盒饮料4元,19元能买( )盒,还剩( )元。

        看来大家掌握的真的很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主题图(例5)

        师:同学们,图上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划船

        师:从图上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 有22人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师:最多坐4人,什么意思,我有点不明白,谁能帮帮老师?

        生: 就是能坐1人,2人,3人,4人,就是不能坐5人

        师:哦,谢谢你,解释的很清楚,你们听明白了吗?最多坐4人,就是能坐1人,2人,3人,最多只能坐4人

        师:那这里的数学问题是什么?你找到了吗?

        生:问至少要租几条船?

        师:你找的很对,你能帮老师解释一下这里的至少吗?

        生:就是最少的意思。

        师:哦,就是最少要租几条船?现在谁能完整的说说这道题目?

        生:22人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师: 如果有6人去划船,每条船安排1人,需要几条船?安排2人呢?3人呢?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每条船坐的人越多,用的船越少。

        师:那我们这里每条船上应该安排几人,才能用最少的船?

        生:坐满,也就是坐4人

        现在请你用画一画或者写一写的方式来解答这个问题。

        生1展示:我用了4个圆来代替4个人,共用了5条船还余两个人。

        生2展示:我用一个大圆代替一条船,直接往里面写4,就代表坐了4人, 还余下2人。

        生3展示:我用竖式算的,22个人,每条船坐5人,坐了20人,还余下2人。

        师:谢谢你们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解决方法!现在你们能根据她的方法来列算式吗?

        生:22?4=5(条)2(人) 师:为什么用除法? 生:因为四个四个的分,就是求22里面有几个四,所以用除法?

        现在我们已经用算式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至少要租几条船? 生1: 5条 生2:6条

        师:看来余下的2人是关键!那么余下的2人应该怎么办?

        生1:余下的2人应该再租一条船。生2:我也认为余下的2人要再租一条船!

        师小结: 余下的2人如果是你,不让你去,你乐意吗? 要想一起去,就得再租一条船!所以我们要用5+1=6(条)

        2、运菠萝

        师:划船划累了,你口渴了吗?王叔叔为我们准备了菠萝,谁能读一下?

        生读题。

        生自由列算式!

        学生展示:27?8=3(次)3(箱) 3+1=4(次)

        师: 为什么要加1? 生: 因为剩下的3箱还得单独再运一次。

        师小结: 像这种处理余数时,给商加1,我们称为进一法。

        3、买面包

        师:同学们,王叔叔还给我们准备了肉松面包。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面包3元一个。

        师:出示问题。我拿10元钱最多能买几个?请你列出算式并说说理由

        生: 10?3=3(个)1(元) 因为剩下的1元买不了一个面包

        师:像这样余数对商没有影响,直接去掉了,我们称为去尾法。

        4、对比总结

        划船和买面包这两种情况对余数的处理相同吗?为什么?

        生:因为划船的余下的2人也得去,而余下的1元却买不了一个面包

        师小结:也就是这两个是不同的实际问题,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处理余数。

        三、巩固练习

        1、判断(说明理由)

        李阿姨缝制上衣,每件上衣钉7个扣子,38个扣子可以钉几件上衣?

        38?7=5(件) 3(个)

        5+1=6(件)

        答:38个扣子可以钉6件上衣。 ( )

        2、下面各题是选?去尾法?还是?进一法?

        (1) 做一张床单需要2米布, 7米布最多做几张床单?( )

        (2)50个奶油蛋糕,每8个装一盒,至少要用多少个盒子?( )

        3、旋转木马8元玩一次,50元能玩几次?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生1:我知道了对余数的处理有?进一法?和?去尾法?

        生2: 我知道了处理余数时要考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

        有余数的除法

        解决问题

        22?4=5(条)2(人)

        5+1=6(条)

        答:至少要租6条船。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应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在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中的作用与含义并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游戏导入

        1.?猜手指?游戏

        游戏规则:伸出右手,从大拇指开始数,1是大拇指,2是食指,3是中指,4是无名指,5是小拇指,数完后再回到大拇指接着数6、7、8这样依次往下数,不要给老师看到,当你数到某个数时,让老师猜出这个数在哪个手指上。

        学生数,教师猜。

        2.设疑导入

        师:老师猜的都对吗?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类问题。(板书课题)

        二.操作观察,探究新知

        1.观察规律,提出问题

        师:下面有一幅小旗图,请你仔细观察,小旗是按什么规律摆的?(出示)

        生:按一面**、两面红色为一组来摆的。

        师:想一想,接下来再摆第10面是什么颜色?第11面呢?第12面呢?

        生:第10面是**的,第11面和第12面是红色的。

        师:按照这样的规律规律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下面请你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写完后可以先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方法,注意把自己的方法表达清楚。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3.汇报展示,组织探讨

        师:谁来展示你的研究成果?

        生:我是用画图的方法表示的,(展示学生的图示)第16面小旗是**的。

        师:你是按什么规律去做的?

        生:按一个黄旗、两个红旗圈起来。

        师:这位同学通过画图的方式把规律 表示出来了,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一个一个列举出来,也能得出结果。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是这样表示的,(展示学生的图示)第16面小旗也是**的。

        黄红红 黄红红 黄红红 黄红红 黄红红 黄

        3 6 9 12 15 16

        师:这位同学是用汉字和数字来表示,你们看明白了吗?

        生:他用汉字表示小旗摆的规律,数字表示小旗的个数。

        师:这位同学用汉字表示出了小旗排列的规律,按数组的方法得出了结果。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我是列式计算得出的,16?3=5(组)?..1(面),第16面小旗是**。

        师:你能告诉同学们这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16是需要排列的小旗的数量,3是3个为一组,5表示一个分成5组,1是分完5组后还剩1面小旗。

        师:你是通过哪个数来判断小旗的颜色的?

        生:余数1。

        师:为什么余数是1,小旗的颜色就是**?

        生:因为小旗是按黄红红、黄红红这样排列的,剩下的1个就是这个排列的第一面小旗,所以是**的。

        师:同学们,如果余数是2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

        生:红色的。

        师:看来,最后一面小旗的颜色是由余数来决定的。余数是几,结果就是这组中的第几个。

        4.变化数据,建立模型。

        师:如果是第27面呢?你有什么发现?

        生:27?3=9,27面小旗正好分成9组,最后一面小旗是红色的。

        师:最后一面小旗的颜色由余数决定,与商没有关系,余数是几,答案就是这组中的第几个;如果没有余数,说明正好分完,答案就是每组中的最后一个。

        三、巩固练习

        师:下面请同学们完成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69页练习十五第4题。

        学生自己读题审题,独立解答,集体交流答案。

        2.完成教材70页练习十五第6题.

        第(1)小题学生独立解决;第(2)小题结合月历引导学生体会商与余数和这个问题的关系。

        四、揭秘游戏,课堂总结

        师:现在,同学们一定知道老?猜手指?的秘密了吧。现在反过来,老师数,你们猜。(师生活动)

        师总结: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希望同学们善于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

高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五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与其他同学通过交流、互换思考来达到互相进步的学习意识;

        2、通过带有思考的动手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富有创造力的学习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整个教学过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想法,使学生能富有激情地、充满想象力地学习数学;

        2、通过学生交流学习的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倾听、敢于发言的积极学习态度;

        3、通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美,数学来自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认识几分之一真正的意义,如何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来看老师写一个数 1/2(看仔细了哦)

        师:你认识这个数吗?

        预设一真棒!你都知道这个数是分数!(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预设二你太厉害了!了解了这么多。

        师:这个数你会读吗?

        生:二分之一。

        预设三真能干!都会读这个数了,这个数就读做二分之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那这1/2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用身边的例子来说一说吗?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学生举例)

        师:看来同学们对1/2有了大概的理解。

        二、认识几分之一

        (一)认识二分之一

        1.找月饼的二分之一

        (出示月饼图)

        (1)师:你能找到这个月饼的1/2吗?

        教师出示平均分的情况。问:这里所分的每一份都一样大了吗?

        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2)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刚才是怎样找到这个月饼的1/2,先想一想,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课件演示过程)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就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 .(板书)

        师:这一份可以用1/2来表示,那这一份呢?(教师手势指月饼)

        师: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看来我们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

        2.找出长方形的1/2

        师:咱们班的同学真能干,找到了月饼的1/2,那你能找出这个长方形的1/2吗?

        师:谁愿意把题目读给大家听?清楚了吗?那就开始吧.

        展示反馈学生作品

        异中求同:这些涂色部分的形状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2来表示?

        师:同一个图形中 ,折法不同也没有关系,只要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二)创造分数,认识几分之一:

        1.师:认识了1/2,你还想创造几分之一呢?能说得完吗?

        活动主题:你还想创造其他分数吗?请先听清楚活动要求。

        活动要求:每位学生随意选择信封里的图形,折一折,并涂上颜色,表示出一个自己想要表示的分数。

        成果展示:要求学生先说出自己创造的是什么图形的几分之一,师板书该分数,然后再由该生说明自己是怎样得到该分数的,并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2.展示反馈:异中求同,同中求异,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本质。

        A、不同图形,创造相同的分数(1/4为代表)

        B、统一图形,创造的不同分数。

        (三)欣赏生活中的分数. 其实生活中也因此隐藏了好多分数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

        (四)分数的组成:

        师:分数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整数不一样,它分成了三个部分,你知道这三个部分的名称吗?

        请自学课本90页最下面.

        提问①:不管是我们生活中发现的这些分数,还是我们动手去创造的这些分数,都必须做到哪一点?(平均分)

        说明:可见,平均分是一个分数的开始(板书分数线),这叫分数线,是平均分的意思。

        挑战:所以,我们应该怎样写一个分数呢?

        (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三、闯关练习:

        1.第一关:火眼睛睛,判断.

        2.第二关:智力大比拼。填空: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3.第三关:奇思妙想.

        4.机动发展:找图中的分数

        四、课堂总结:

        和学生一起回想这节课的学习过程,谈自己的收获或自己还有待解决的疑问。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二)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在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实物的探讨和研究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会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分数概念的初步构建,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体验分数产生的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郊游的时候,小明和小红遇到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原来他们在分月饼,我们能不能帮他们公平的分一分?

        生:平均分才公平。

        师:那每个人得到几块呢?

        生:6 ? 2 =3 每人分 3块。

        师:嗯,你说的真好。我现在拿出四块来分给两个人,怎样分才能公平呢?生:还是平均分,用 4? 2 = 2 每人分 2 块。

        二、师:你说的真完整。我现在再拿出一块来分给两名同学,你说我应该怎样分才公平呢?

        生:还是平均分,把这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一人分半块,就是每人分一半,这样就公平了。

        师:噢,对,你说的很有道理。(师演示分月饼)

        师:那么,这半块能用什么数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分数?。师板书?分数。

        教学分数的写、读

        师:那么这半块月饼怎么用分数来表示呢?刚才老师在分月饼时是怎么分的?

        生:平均分。

        师:分了几份?

        生:两份。

        师:每人分得多少?

        生:两份中的一份。

        师:对也就是二分之一。那么二分之一怎样写呢?

        教学写分数?二分之一?

        师:拿出练习本跟着老师一起写:先画一条短横线,表示平均分。(师边说边板书)平均分成两份就在分数线的下面写? 2 ?,(师板书)每人分到的都是两份中的 1 份,就在分数线上面写? 1 ?。(师板书)

        三、 师:这个二分之一表示的含义就是,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

        四、我们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谁来说一说下面这个月饼是怎么分的?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同桌讨论)抽生回答

        师:唉呀,真厉害

        五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分数的每一部分都有名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师:真棒,读的非常正确。

        六 、老师带来了几个图形,看看下面的图形它的涂色部分应该是几分之一呢?应该是几分之一,理由。

        七、下一个判断对错,运用我们刚才所学的知识来判断一下。

        八、我出一个难题的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

        九、师:好,请你拿出方形纸下面,,创造一个分数,可以折出这张纸的二分之一,也可以折出它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等等,跟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谁来汇报一下?(生折师巡视)

        师:大部分同学都坐好了,看来是都折完了,谁愿意把你折的展示给大家呀?(指生展示)

        生:我先把正方形角对角折,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4 份,涂上其中的 1 份,涂色的部分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生:我是把这个正方形边对边的对折,就把它平均分成了4份,涂上其中的 1 份,涂色的部分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师:刚才大家的折法不一样,但是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四分之一呢?

        生:都是把图形平均分成 4份,涂色的部分是其中的 1 份。

        师:对,只要把正方形平均分成 4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生:第二个图形的涂色部分不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因为平均分成了四份,应该用四分之一表示。

        师:同样的图形,用不同的折法表示出了相同的分数。

        十、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继续走近分数,了解分数,去探索有关分数更多的奥秘。

2022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短300字

        #高三# 导语奋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它。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也不是难事,只要你做到了有兴趣。 无 高三频道给大家整理的《高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五篇》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1.高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函数的基础知识在数学和其他许多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函数与代数式、方程、不等式等内容联系非常密切;函数是近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函数的概念是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等观点在数学中的具体体现;函数概念及其反映出的数学思想方法已广泛渗透到数学的各个领域,《函数》教学设计。

        对函数概念本质的理解,首先应通过与初中定义的比较、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以及不断地应用等,初步理解用集合与对应语言刻画的函数概念.其次在后续的学习中通过基本初等函数,引导学生以具体函数为依托、反复地、螺旋式上升地理解函数的本质。

        教学重点是函数的概念,难点是对函数概念的本质的理解。

        学生现状

        学生在第一章的时候已经学习了集合的概念,同时在初中时已学过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那么如何用集合知识来理解函数概念,结合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入今天的课堂,如何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达到理解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的目的,使学生获得有益有效的学习体验和情感体验,是在教学设计中应思考的。

        二、教学三维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重点和难点)

        (1)、通过实例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到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并且在此基础上学习应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不但让学生能完成本节知识的学习,还能较好的复习前面内容,前后衔接。

        (2)、了解构成函数的三要素,缺一不可,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判断两个函数是否相等等。

        (3)、掌握定义域的表示法,如区间形式等。

        (4)、了解映射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函数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点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学习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首先通过多媒体给出实例,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运用猜想、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概括等方法,探索发现知识,找出不同点与相同点,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面向全体学生,根据课本大纲要求授课。

        (3)、加强学法指导,既要让学生学会本节知识点,也要让学生会自我主动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多媒体给出实例,学生小组讨论,给出自己的结论和观点,加上老师的辅助讲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和大胆创新意识,教案《《函数》教学设计》。

        (2)、让学生自己讨论给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和小组团结能力。

        三、教学器材

        多媒体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函数》课题的引入(用时一分钟)配着简单的音乐,从简单的例子引入函数应用的广泛,将同学们的视线引入函数的.学习上听着悠扬的音乐,让同学们的视线全注意在老师所讲的内容上从贴近学生生活入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在领略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中进入函数的世界,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从知识走向生活

        知识回顾:初中所学习的函数知识(用时两分钟)回顾初中函数定义及其性质,简单回顾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定义及简单作图认真听老师回顾初中知识,发现异同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向更深的内容探索、求知。即复习了所学内容又做了即将所学内容的铺垫

        思考与讨论:通过给出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用时四分钟)给出两个简单的问题让同学们思考,讲述初中内容无法给出正确答案,需要从新的高度来认识函数结合老师所回顾的知识,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思考老师给出的问题,小组形式作讨论,从简单问题入手,循序渐进,引出本节主要知识,回顾前一节的集合感念,应用到本节知识,前后联系、衔接

        新知识的讲解:从概念开始讲解本节知识(用时三分钟)详细讲解函数的知识,包括定义域,值域等,回到开始提问部分作答做笔记,专心听讲讲解函数概念,由知识讲解回到问题身上,解决问题

        对提问的回答(用时五分钟)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开始所提的两个问题,然后同个互动给出最后答案通过与老师共同讨论回答开始问题,总结更好的掌握函数概念,通过问题来更好的掌握知识

        函数区间(用时五分钟)引入函数定义域的表示方法简洁明了的方法表示函数的定义域或值域,在集合表示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另一种方法

        注意点(用时三分钟)做个简单的的回顾新内容,把难点重点提出来,让同学们记住通过问题回答,概念解答,把重难点给出,提醒学生注意内容和知识点

        习题(用时十分钟)给出习题,分析题意在稿纸上简单作答,回答问题通过习题练习明确重难点,把不懂的地方记住,课后学生在做进一步的联系

        映射(用时两分钟)从概念方面讲解映射的意义,象与原象在新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更多知识,映射的学习给以后的知识内容做更好的铺垫

        小结(用时五分钟)简单讲述本节的知识点,重难点做笔记前后知识的连贯,总结,使学生更明白知识点

        五、教学评价

        为了使学生了解函数概念产生的背景,丰富函数的感性认识,获得认识客观世界的体验,本课采用"突出主题,循序渐进,反复应用"的方式,在不同的场合考察问题的不同侧面,由浅入深。本课在教学时采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逐层深入,这样使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也逐层深入,从而准确理解函数的概念。函数引入中的三种对应,与初中时学习函数内容相联系,这样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三种对应既是函数知识的生长点,又突出了函数的本质,为从数学内部研究函数打下了基础。

        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本课也进行了整体设计,通过探究、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通过揭示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了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能力;通过案例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

        虽然函数概念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但是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基本上能很好地理解了函数概念的本质,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了课改的教学理念。

        2.高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要注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具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

        三、知识结构

        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四、教法建议

        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子的前提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具体运算推导新公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观察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明确数量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依据规律列出公式,再根据公式进一步地解决问题。这种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认识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高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圆锥曲线的定义反映了圆锥曲线的本质属性,它是无数次实践后的高度抽象.恰当地利用XX解题,许多时候能以简驭繁.因此,在学习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后,再一次强调定义,学会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来熟练的解题”。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强,思维活跃,但计算能力较差,推理能力较弱,使用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也略显不足。

        三、设计思想

        由于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如果离开感性认识,容易使学生陷入困境,降低学习热情.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教学,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现、获取新知,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能灵活应用XX解决问题;熟练掌握焦点坐标、顶点坐标、焦距、离心率、准线方程、渐近线、焦半径等概念和求法;能结合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求解圆锥曲线的方程。

        2.通过对练习,强化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引申,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学习解题的一般方法。

        3.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

        2.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最值”

        3.“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教学难点:

        巧用圆锥曲线XX解题

        4.高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单元教学内容

        (1)算法的基本概念

        (2)算法的基本结构:顺序、条件、循环结构

        (3)算法的基本语句:输入、输出、赋值、条件、循环语句

        二、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古代数学中蕴涵了丰富的算法思想。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中学教育阶段初步感受算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对具体数学实例的分析,体验程序框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1、算法的基本概念3课时

        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结构5课时

        3、算法的基本语句2课时

        四、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循环结构。

        3、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输出、斌值、条件、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4、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五、单元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重点

        (1)理解算法的含义

        (2)掌握算法的基本结构

        (3)会用算法语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

        (1)程序框图

        (2)变量与赋值

        (3)循环结构

        (4)算法设计

        六、单元总体教学方法

        本章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辅以观察法、发现法、练习法、讲解法。采用这些方法的原因是学生的逻辑能力不是很强,只能通过对实例的认真领会及一定的练习才能掌握本节知识。

        七、单元展开方式与特点

        1、展开方式

        自然语言→程序框图→算法语句

        2、特点

        (1)螺旋上升分层递进

        (2)整合渗透前呼后应

        (3)三线合一横向贯通

        (4)弹性处理多样选择

        八、单元教学过程分析

        1.算法基本概念教学过程分析

        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喝茶,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能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2.算法的流程图教学过程分析

        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算法和程序语言的区别;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会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3.基本算法语句教学过程分析

        经历将具体生活中问题的流程图转化为程序语言的过程,理解表示的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赋值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能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基本算法语句表达算法,

        4.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九、单元评价设想

        1.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关注学生在数学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对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充满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能否体会集合语言准确、简洁的特征;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2.正确评价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关注学生在本章(节)及今后学习中,让学生集中学习算法的初步知识,主要包括算法的基本结构、基本语句、基本思想等。算法思想将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相关部分,在其他相关部分还将进一步学习算法

        5.高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画三视图的基本技能

        (2)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

        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

        (2)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动手实践、讨论、类比

        2.教学用具:实物模型、三角板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开课题

        “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这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可从多角度观看物体,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你能画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吗?

        (二)实践动手作图

        1.讲台上放球、长方体实物,要求学生画出它们的三视图,教师巡视,学生画完后可交流结果并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用类比方法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1)画出球放在长方体上的三视图

        (2)画出矿泉水瓶(实物放在桌面上)的三视图

        学生画完后,可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并与同学交流,总结自己的作图心得。

        作三视图之前应当细心观察,认识了它的基本结构特征后,再动手作图。

        3.三视图与几何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1)投影出示(课本P10,图1.2-3)

        请同学们思考图中的三视图表示的几何体是什么?

        (2)你能画出圆台的三视图吗?

        (3)三视图对于认识空间几何体有何作用?你有何体会?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然后让学生发表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4.请同学们画出1.2-4中其他物体表示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三)巩固练习

        课本P12练习1、2P18习题1.2A组1

        (四)归纳整理

        请学生回顾发表如何作好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五)课外练习

        1.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全等的三角形的棱锥模型,并画出它的三视图。

        2.自己制作一个上、下底面都是相似的正三角形,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的棱台模型,并画出它的三视图。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三篇

        随着社会的不断改善,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不断提升,都是通过提前做教案。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2022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短3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2022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短300字(一)

        一、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60页的知识。是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第一课(不进位乘法),是本册的重点内容。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乘法的算理;熟练掌握了口算乘法。本节课的教学安排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和熟练,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综合教材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师生共同探究,学生会用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进行计算,并会把该方法运用于更多位数的乘法。

        2、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主观察、引导演示,动手操作,体会自主探究问题,获取知识,获得自主体验知识带来的乐趣,体验数学学习中的成功感。

        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情景再现,动手操作等活动,体验与人合作的乐趣,培养与人沟通交流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算理,会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地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学生分组。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美术课画图情景图。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在美术课上绘画吗?

        学生:喜欢。

        教师:三位小朋友们正在做手工,大家看看,小明、小敏、小丽正在做贺卡呢,大家看看他们做卡片时都用到些什么?

        学生:彩笔,纸板,铅笔。

        教师:对,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大家看了之后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学生会带,教师选择性板书:一共有多少支彩笔?

        (二)、合作探究。

        1、解决问题。

        教师:小精灵呀和大家一样,也是想知道桌子上一共有几支彩笔,大家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吧。(教师再约学生一起分析情景图,图中一共有三盒彩笔,每盒有12支彩笔。)大家知道了这些,要怎样列式呢?分小组讨论。

        学生1:12+12+12=36,每盒彩笔12支,一共有三盒,就是三个12相加。

        学生2:123=36,因为12=10+2所以123=103+23=36。

        学生3:123=36,因为12=9+3,所以123=93+33=36。

        教师:大家真了不起,想起这么多的方法,真是人多力量大,一下子就把小精灵和大家想知道的问题解决了。除了以上方法大家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以前大家学过列竖式使加法变得更简单,那么乘法可不可以用列竖式的方法使计算更简便?

        引导学生讨论研究笔算乘法这个问题。

        教师:用竖式计算加法是用怎么列呢?谁来说说。

        学生回顾:加数加上加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总结乘法的竖式计算。

        教师:在乘法中,规定两个相乘的数叫因数,和加法竖式一样,因数乘以因数,相同数位对齐(教师列出乘法竖式,边列边讲解)。那具体要怎样计算呢?大家分组讨论。让学生到黑板上板书。

        学生1:先把个位上的2和3相乘得6,把6写在个位,再用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3,表示3个十,把3写在十位上。

        学生2:先用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30,把3写在十位上,再用个位上的2和3相乘得6,把6写在个位上。

        教师:大家的想法呢,统一起来就133=30,23=6,30+6=36,和刚才开始时的第二种方法是一样的,只是现在用竖式表示。

        3、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4、小结。

        大家来说说今天学到什么?

        学生:多位数乘一位数,把这个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

        (三)、巩固提高。

        学生在黑板演示教材60页做一做第一第二题,集体纠错。

        (四)、回顾总结。

        1、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2、你今天的表现怎么样?你觉得同组中组员的表现怎么样?

        3、对全班学生给予表扬。

2022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短300字(二)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学生在已学过的表内除法和简单的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使学生在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用除法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以及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

        2、会解决有余数的除法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教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两位数除一位数的口算和竖式计算的方法;除法验算。

        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

        关键: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25分钟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其算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2、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平共处算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竖式的书写。。

        教学准备:

        小棒,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知铺垫。

        1、口算练习。

        指名口算。

        63 82 93 55。

        口答。

        46里面有( )个十( )个一。

        95里面有( )个十( )个一。

        84里面有( )个十( )个一。

        73里面有( )个十( )个一。

        二、探究新知。

        1、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揭示课题)

        2、教学口算。

        1. 理解图意,学生观察场景图,说说知道了什么,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2.讨论第一个问题: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小组交流。

        3.小棒可以演示。

        4.讨论第二个问题:平均和每个女孩子买多少枝?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形成思维。也可以先让学生模仿提问。

        5.归纳:先把4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即20枝,再把6枝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枝,合起来是23枝。板书:

        402=20 62=3。

        20+3=23。

        3、即时训练,口答。(让学生说说算么算的)

        402 603 642 555。

        505 804 844 363。

        4、教学竖式计算。

        1. 教师结合462说明竖式的写法,边说边板演。

        2.探索算理。(步骤:除、乘、减、移)

        3.思考: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4.小结:用竖式计算,要从十位除起,先用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再用个位上的数除,除到哪商就写在哪一位上。

        三、实际运用。

        1、 完成第2页第1题。(注意区别与联系)

        2、 完成第2题。

        让学生试做前两题,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后两题。注意笔算注意什么?以及联系与区别。

        3、 完成第3题和第4题。

        4、 第5题,先独立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许学生不同的策略解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022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短300字(三)

        教学内容:

        xx教育版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上册58-60页。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观察、操作、猜想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创设互相协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备课重点:

        长、正方形的特征,已有的学情分析都表明学生是大致认识的。这样的状况并不表明,教学就此轻松,而恰恰给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性因为似懂非懂,新知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吸引力;因为一知半解,教学也就更不易组织和深入。

        重点思考:

        怎么基于而又超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在处理教学细节时,突出了特征的揭示,怎样出自学生自己,而且又是兴趣盎然的?

        验证的安排,怎样超越细枝末节而又重点突出,在取舍中凸显教学智慧?

        生活的联系,怎样从司空见惯中提炼新的题材和赋予更多的数学思考?

        特征的运用,怎样紧扣两个图形的特征提高数学思考的含金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长方形特征。

        1.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小朋友举举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形是什么样的?在桌上找一找什么颜色的图形是长方形?

        学生找到了大大小小的长方形。

        2.通过以前的学习,大家对长方形已经有了大体的认识,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猜猜它是不是长方形的游戏,看看大家对于长方形的了解到底有多少?

        ①号图形(一个角是锐角的图形),是长方形吗?用手中的长方形说清楚理由。反衬出长方形内角是直角。

        ②号图形(直角梯形)这个是吗?从边和角两个方面去看,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有四个直角。

        3.组织学生验证长方形边的特征。

        长方形真的上下边相等、左右边相等吗?用手中的长方形验证一下,再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验证,再交流汇报。由于学生手中的长方形有大有小,所以测量出来的数据各不相同,但每一个个体的测量结果都证明了长方形对边相等。

2022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短300字(四)

        教学目标:

        1、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进一步建立千克、克和吨的质量观念。

        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和吨有关的实际问题。

        3、初步经历质量单位的形成过程,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4、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某超市招聘售货员的考试,要求应试的人员必须掌握最基础的质量单位的有关知识,刚好我们才学过了这方面的知识,大家有没有兴趣试一试?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称物品,认秤。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为什么下面两样物品称出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

        2、贴标签。

        以给商品贴上质量标签的游戏形式出现,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千克和克的实际质量,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3、补标签。

        教师创设情境:“下面这些物品和动物的质量标签上的质量单位漏写了,你能把它们填补完整吗?”学生用不同的手势表示“千克、克、吨”,集体完成,并请学生陈述自己的理由。

        4、比较下面物品的轻重。教师用第3题中单纯的式子变为比较两种标明质量的物品轻重,吸引学生参与。

        复试

        1、第5、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7题。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理解图意;尝试列式解答;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3、第8题。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同桌交流。

        4、第9题。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问题,给每个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最后全班交流,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最多。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第10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操作。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能有:10克10克地称5次;先称30克,再称20克;先称2个20克,再称10克等。

        6000克=( )千克 3 g=( )g。

        4吨=( )千克 6000 t =( )g。

        4千克500克=( )克 3吨70千克=( )千克。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第11题。这道思维训练题蕴含着代换的数学思想,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学具代替苹果梨子摆一摆,增强直观性。解题思路是:3个苹果和3个梨合起来刚好和9个桃子一样重,所以1个梨和1个苹果应和3个桃子一样重。学生若有其他的合理想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有多重(认识千克和克)》教案

        #教案# 导语《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出分数,会写分数,掌握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 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可以用分数表示。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每一份就越少。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由平均分引出1/2。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课前先来个比赛怎么样?那就请你们注意认真听,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1) 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

        (2) 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

        (3) 现在只有一个苹果了,还是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能得到几个呢?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半个,那半个该怎么表示呢?同学们,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一个苹果的一半吗? (画图、写汉字都可以 )

        生:黑板板演,并简单介绍

        师: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苹果的一半,你们的办法都很好。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当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时,可以像这位同学一样用这个数1/2来表示。”

        你们知道这个数叫什么名字吗?

        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二、体验感悟二分之一 的具体含义

        1、师:(出示实物图形)你们看,现在我手中有个苹果,想想你可以怎样得到它的二分之一 呢?(切)

        可现在老师手中拿的是苹果的,那你怎么才能得到他的二分之一(对折)

        师:为什么对折?

        师:是的,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说明是平均分。(不说对称)

        (贴半个苹果图)

        师:我们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 二分之一。

        说一说。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 二分之一(找3、4个学生说说)

        师:那另一半苹果呢?

        它也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为什么?

        小结:(我们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这是其中的一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这是其中的另一份,它也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这两份 合起来就是这个苹果。)小声说说。

        2、再找人说说二分之一的涵义

        3、师:我们刚才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的纸,你能得到它的 二分之一吗?要求: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二分之一 。

        师:(将作品贴到黑板上)生说:怎么折的?怎么得到了长方形的 二分之一?

        指板书说:你们看这些长方形的大小不同,折法也不同,这里还有苹果,为什么其中的一部分都可以用 二分之一来表示呢?

        师:小结:看来不论是一个苹果还是一个长方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

        4、验证比萨饼:为什么不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5、理解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图形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出示圆课件)

        6、理解形状不相同大小相同的图形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出示正方形课件)

        7、判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

        三、在探索体验中理解认识其它分数并写出分数

        1、我们一起研究了二分之一 ,现在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三分之一 。

        出示课件: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边说边写先写分数线,在写分的分数分母,最后写取的份数分子。

        2、现在静静地想想: 里面的“3”和“1”各表示什么意思?分数中间的横线,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吗?(同桌讨论)3表示的平均分成3份,它叫分母,1表示的是这3份中的一份,它叫分子,中间的横线表示的是平均分,它叫做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

        3、书空:用手在桌子上写写三分之一

        4、你能不能用正方形的纸折一折,用阴影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 ?看看谁的方法多?

        师:(收集不同的作品黑板展示)有反馈,谁是这样折的?统计

        师:都能用四分之一 表示吗?(个别要验证,较难、没有折出来的老师出示一个)

        师: 你们真棒,一张正方形的纸,有这么多不同的折法都得到了它的 四分之一。

        5、其实,除了图形中有分数,在我们身边也到处都有。例如:咱们班有36人,你是咱班人数的几分之几?(1/36)

        如果有个大蛋糕, 刘宇佳这一组来平均分这块蛋糕,每人得到这块蛋糕的?(板书:1/6)

        如果女生来平均分这块蛋糕,每人得到这块蛋糕的?(板书:1/15)

        如果全班来平均分这块,每人得到这块蛋糕的?(板书:1/36)

        想:这些分数,你有什么发现?(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每一份越少)

        6、大家还想认识那些分数?你能自己举个分数的例子吗?

        师:这样说下去,说得完吗?

        生:对了,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四、感受数学文化

        1、分数发展史的介绍

        同学们创造出了这么多的分数,真了不起。其实我们国家是最早使用分数的国家,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呢!

        刚刚我们一起研究了分数,那现在你对分数有了哪些了解呢?

        五、巩固练习

        1、同学们真了不起,对分数有了这么多了解,那你们来看看这些图,你能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吗。(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2、看图估一估,阴影部分大约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课件验证)

        比较: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六分之一,你发现了什么?

        3、 玲玲和丁丁在争论不休,看看为什么?

        把一根火腿肠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一定是这根火腿肠的二分之一?

        4、出示课件:形状不一样、大小看不出来的三角形,还是平均分吗?

        思考题::我们班第一组有6个同学,把他们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分之几?每份是几人?

        六、总结收获

        这节课即将结束,能谈谈你有哪些收获或体会吗?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篇二

       本节课的目标定位是:

        1.体验平均分;初步理解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

        一、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1.说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学的一半

        (2)一组同学的一半

        (3)一个圆的一半

        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0表示、一组同学的一半是用5人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圆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来表示。

        4.折一折: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二、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吗?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

        (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

        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3.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

        三、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

        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

        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这时教师也不表态 )

        4.故事:

        猪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探路,谁知去了好久也不见回来。于是派孙悟空去找。原来猪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刚咬第一口,悟空就从天而降。孙悟空说:“我吃西瓜的二分之一。” 八戒心里一直想多吃点,听了高兴极了,说:”我可要吃八分之一。”学生这时候就议论纷纷了,到底谁吃的多呢?这下大部分同学认为孙悟空吃的多,因为他吃了西瓜的一半;一些认为猪八戒吃得多。

        课件演示:分西瓜(通过直观演示:大家一致认为八分之一比二分之一小。并且学生发现:平均分的份数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5.回到折纸时的分数比较,1/8和1/32的比较,这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原来不能直接用32与8的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认识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四、练习运用(略)

篇三

       一、设计思想:

        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同时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二、学情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三、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2、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

        五、教学策略和手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用圆片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各两张,剪刀。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了解学生对分数的熟悉程度有多少。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黑板上准备好一些小磁铁。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若干张,剪刀一把。两个月饼图。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讲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给大家听。

        话说唐僧师徒一路向西取经,这一天他们来到了一个集镇上,看到路上的人都手提着月饼,这才想起今天是中秋节了。这时刚好路过一个月饼店,“哇,好多的月饼呀!”八戒很快就看见店里各种各样的月饼,馋得直流口水,一个劲地说:“师傅我想吃月饼。”可是唐僧说:“想吃月儿饼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说:“有4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唐僧又说:“有2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想了想,又写下了这个数。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很好,那么要是只有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该怎么写?”这可把八戒难住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块吗?(有的说每人分一半,有的说每人得半块。)半块月饼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看来同学们想不出该用什么数来表示,没关系,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 新课 标 第 一 网

        [设计说明:思维始于疑问,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从故事中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自然展现(是因为用整数解决不了了,所以才要用到分数),且使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孕育而生。]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认识二分之一

        (1) 猜一猜: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怎样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呢?

       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一半就是这两份里面的一份,也就是这圆形的二分之一,写作:1/2,结合书本中的月饼图说说,“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2)教师说明 :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1表示其中的一份。

        (3)动手实践

        A、 折一折:让学生用各种的纸片动手折出1/2,(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B、展示学生的几种典型折法

        C、从操作过程中凸现思考过程。

        师:这些形状不同的纸都可以折出它的1/2。想一想,同一张纸折出的形状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用1/2来表示呢?

        (4)在辨别中感悟平均分的重要性。

        折出几种不是平均分的二分之一,想想这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吗?(再次强调平均分)

        [设计说明:通过直观演绎数学知识所蕴涵的思维发展过程,让学生进行自我释疑体验,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结论,也不包办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过程,而是通过“折一折”了驱动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力,感悟“平均分”的内涵与重要性,从而是学生的思维方式不拘泥与常规,思维实现跳跃式的发展。]

        认识四分之一

        (1)观察推想

        师:大家推想一下,如果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块是它的几分之一?

        (2)开展折1/4的活动

        A、师:要得到一个图形的1/4应该怎么办?用圆形纸片折一折,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出四分之一。

        B、汇报:你是怎么得到1/4的?说一说1/4表示什么?

        C、请学生拿出同样大的正方形纸,小组合作折出不同的1/4涂上颜色贴在底板上,在相同的时间里看哪组折出的方法最多

        D、汇报怎样折的。问:这些1/4的部分一样大吗?为什么?

        强调:整体一样大,它的1/4就一样大。

        认识几分之一

        (1)刚才我们认识了1/2和1/4,我们把1/2,1/4,这样的数叫分数。你还想到了哪些几分之一的分数?板书学生的回答。(有意识写几个分母大一点的分数)抽几个说说分数所表示的意思。

        (2)找一找。(出示主题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游乐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你发现哪里有几分之一?为什么?

        (三)练习:做一做第1题

        [设计说明:有了1/2作基础,1/4的学习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分析、去解决新问题,学会把新知识和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着学习,学会在动手操作,实践活动中认识理解知识,并学会举一反三,有所创新。]

        再现情境,比较大小。

        (1)故事引出问题

        师:接下来老师继续来讲西游记的故事,唐僧师徒在月饼店买了些月饼后继续赶路,走着走着转眼已到了中午,猪八戒饿得肚子咕咕直叫。这时唐僧拿出了一个的饼,给八戒和孙悟空分一分,说给孙悟空1/4,猪八戒1/2,猪八戒一听急坏了,大声说,不行,不行,我肚子大,我要吃大的,我要吃1/4。同学们,猪八戒他是不是得到便宜了,吃到大的一块了吗?(板书1/2 1/4)

        (2)解决问题:

        让学生思考后说一说。

        师: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吃到1/2的要大,吃到1/4的反而小呢?

        你能不能用手中的圆片代替饼来验证一下。

        反馈,请2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进行验证的。

        小结:原来分数也有大小,1/2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它的一份就比分成4份的要大,所以1/2>1/4

        (3)拓展延伸:

        A、这时候,沙和尚过来他也要吃,他说要吃这个月饼的1/8,你觉得他们三个人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

        B、看板书,你还能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吗?任选两个数比较大小,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板书),你发现了什么?(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块就越小)上面这些分数中哪个,哪个最小?

        (4)练习:做一做第2题。

        [设计说明:再次用讲故事的的方法引出分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从解决故事的疑问中寻找正确的答案,同时故事中也蕴含了正确的答案,把分数的大小比较和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学生不难发现正确答案。并且再次用圆片代替月饼来进行证明,验证答案。]

        (四)说说想想,课堂小结

        说说你对分数有了哪些了解?

        想想分数中的两个数字分别表示的是什么?你分清楚了吗?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小树有多少棵》教案

        #教案# 导语《有多重(认识千克和克)》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是“数与代数”领域中“常见的量”的一个重要内容。 考 网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景,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过程性目标:经历千克、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建立过程,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模糊的质量观念,会用观察、掂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但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千克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直接接触得很少,不了解千克、克代表的实际质量,没有千克、克的概念;而且质量单位不象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所以对认识克和千克有一定的难度。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在质量单位的使用上错用、乱用的现象多次出现但纠正之后仍频频出现,症结即在于此。

        教学重点:

        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观念。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千克、克这两个质量单位,正确估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

        教法学法:

        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合作学习法、讲解法、演示法、操作探究等教学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规律,本节课主要采用实践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约2分左右)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开始时学生的状态就为本节课定下了基调。因此,我创设学生熟悉的去超市购买水果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引发要知道物体有多重,就需要用人们共同知道的质量单位,自然而然的引出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开门见山点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约20分左右)

        《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在这一环节,我主要设计了5个层次来展开,以帮助学生建立千克和克的具体概念,突出教学重点。

        第一层次:认识秤

        在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要知道物体有多重必须要有称量工具——秤。再用课件展示各种常用的秤的,让学生认识秤。

        第二层次:认识天平

        教师提问:“想知道2分硬币有多重,用什么工具?”接着用课件出示天平,并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为后续教学中克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层次:克的认识

        “克”是一个很轻的质量单位,要结合实际让学生充分感受。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因此我分三个步骤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建立克的质量概念。

        (1)1克有多重

        教师演示用天平称2分硬币的过程,使学生明确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大约为一克。

        (2)掂一掂活动——掂2分硬币,体会1克的轻重

        首先让学生掂一掂2分硬币,说出自己的感受;接着让学生从自己带来的东西中找出质量为1克的物体,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找一找的实践活动,感受并建立克的质量概念。(突破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重难点)为学生以后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3)多于1克的质量的认识

        让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的质量,引导学生观察物品上的克数,并在四人小组中展开活动:掂一掂自己带来的物品,再掂掂一掂别人带来的物品,感受不同克数物体在质量上的差别。最后问学生:和1克比起来你有什么感受?加深学生对克的认识,并为接下来千克的认识埋下伏笔。

        这一环节,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留下的印象深刻,从而增强学习效果,进一步突破了难点。

        三、千克的认识

        为了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明确的质量概念,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通过四个步骤帮助学生建立千克的概念。

        (1)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一袋黄豆太重不能用天平来称量,这时就需要用台秤来称量一般物体的重量。

        (2)认识台秤。

        教师出示台秤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台秤的计量单位:kg。并让学生认读课件上台秤指示的质量,说出认台秤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1千克有多重?

        通过称一称,掂一掂,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熟悉的实物结合在一起,初步感知l千克的质量观念。为了让学生感知1千克到底有多重,我分四个步骤展开知识探索。

        首先组织学生分组用天平称出1袋黄豆有多重,通过实际称量知道教师所提供的每袋黄豆的质量是1千克。

        接着掂一掂1千克黄豆,感受1千克的重量。

        然后,掂一掂组中的饼干、铁块、盐等物体的质量,估测后再用秤称一称,看你估测的是否准确。通过这样的活动,锻炼学生的估测能力,加深学生对“千克”这一质量概念的认识。

        最后,教师从学生称出的1千克的物体中,找出体积相差很大的两个物品(如1kg铁块和1kg饼干)提问:“这两样物体的重量都是1千克,你们认为在估计物体轻重时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感受到估计物体的质量时,不能只考虑外形的大小(体积),还应结合现实物体来估计;同时感受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兴趣是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通过开展“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实际操作活动,能有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感受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明确的质量概念,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了估测意识和与人合作意识。

        四、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探索千克、克之间的进率关系,体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同时加深学生对这两个质量单位间进率的理解与认识。因为“我做过了,我就记住了”。

        教师先让学生掂一掂2分硬币,再掂一掂1千克饼干,说出自己的感受。强化对两个质量单位的认识。为接下来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的学习做好准备。

        对认识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认识,分三步来进行。

        (1)教师提问:猜一猜,多少个1克是一千克?

        (2)小组合作研究千克与克的进率。

        (3)交流本组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方法1:每袋盐500g,两袋盐是1000g,放在秤上称一称也是1kg

        因此1kg=1000g

        方法2:看称好的饼干袋上注明为1000g,称一称正好是1kg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过程板书:1千克=1000克。

        这样,简单、明了地揭示了克与千克的内在关系(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五、巩固练习,拓展升华。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力求达到“有序”、“多样”、“有度”的目的。

        (1)基本练习——给( )中填出合适的单位

        学生通过填写单位,可以进一步明确质量单位的联系和区别,感受千克与克的实际质量,巩固对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认识。

        (2)装物比赛。

        首先教师向学生提出比赛要求:(1)装1千克的物品;(2)可以借助已有的东西,但不能用天平;(3)所取物品最接近1千克的小组与取到最接近1千克物品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接着,组织学生分小组从本小组的篮子中取1千克的物品;第三,派小组代表到讲台上称出所取物品的质量,教师在黑板上记录每一小组取出的物品质量;最后评选优胜小组,进行经验交流:请所拿物品质量最接近1千克的小组介绍本组取物品的经验。

        通过这样的活动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加深学生对千克、克的认识与理解,并学会借助已有的物品估计未知物品重量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健康测评

        让学生在分组称量体重的基础上,结合课前测量的自己的体重,对照教师提供的青少年健康转状况测量表,测评自己的健康状况。并让其他的学生提出建议:“你想对他说点什么?”使学生认识到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六、评价、小结;

        让学生交流:你本节课有什么收获?每位同学都评价一下自己,觉得自己哪些方面表现得很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知识探索的过程,把学生当作知识建构的主体,使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篇二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了一些让学生感受质量单位、比较物体轻重的活动,并结合活动渗透了一些统计的初步知识。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在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体验常见的物体的重量,逐步建起质量单位的正确观念,并且明确要比较物体的重量,不能光靠眼睛观察,必须要用秤称一称,切实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另一方面通过记录同学们的休重,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秤,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初步学习用数学解决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情分析: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准备测量工具,对质量单位的感受,不只限于对千克的感受也可以是克。在活动形式上,除了参考教材上提供的内容外,还可以从本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素材。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设计理念:

        1、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

        2、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3、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体验,亲自感知,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多次实践又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同时也让学生再次感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体重计、台秤或弹簧秤、天平、两袋盐等物品。

        学具准备:

        各种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请两位跑得快的同学到台前做“背人跑步比赛”的游戏(被背的两人轻重对比明显)。让大家估计谁最有可能赢?为什么?

        小结:人是有轻重的。

        2、实践体验: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相互说一说。

        3、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出课题。板书:有多重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一)称学生的体重

        1、师:要想知道某个人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办呢?

        2、让学生观察带来的体重计,观察一下,上面有什么?怎么称物体的质量呢?想好了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

        指名汇报,随机介绍kg是千克的表示符号。

        3、让一组学生轮流站在体重计上,秤出每一位同学的体重,并指名两位同学在黑板上记录下每位同学的体重。

        4、让每一个学生统计出不同的重量的同学分别有几种,统计时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统计,如用“正”字来表示,或用其他方法来表示。

        5、让每一位同学背一背、抱一抱不同质量的同学,感受一下不24千克、32千克分别有多重。

        6、全班交流,把每组统计的情况合在一起,成为全班同学体重的统计表,再让学生提出一些加、减法的数学问题,进行加、减法口算练习。

        (二)建立千克的质量概念

        1、称一称。把自己小组带来的两袋盐放在台秤或弹簧秤上称一称。

        学生生观察秤的指针指向几,老师指出1千克就是两袋盐的质量。

        2、掂一掂。再把刚才称的盐放在手中掂一掂,边掂边用眼睛体会1千克有多重,并说说掂1千克的感觉。

        3、估一估,你们再掂一掂身边的其它物体,能找出哪些东西重1千克吗?估计后再把这些物体放在秤上称一称,并互相说说1千克物体大约有多少。

        4、猜一猜。师拿出1袋棉花和1袋铁钉,让学生猜一猜哪个重?说明理由,大家的意见不统一,怎么办?以实践来证实,请2名学生分别称一称。

        5、质疑:这2袋物体的质量都是1千克,说明了什么?让学生感受到物体体积大并不一定重。

        6、小结:刚才我们大家通过各种学习手段,感受了1千克物体的质量有多重,可我们看像这些(举起一枚硬币,指着衣服上的钮扣和学生带来的鸡蛋,以及文具盒中的笔、橡皮等),比较轻的物品怎么知道它们的质量呢?

        (三)建立克的质量概念

        1、天平称一称带来的硬币以及文具盒中的文具吧,先看老师称几根粉笔的做法。教师边称边介绍克的表示符号“g”。

        2、学生小组进行操作,称硬币、鸡蛋和铅笔、橡皮等物品。

        3、交流汇报。

        4、再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猜一猜、议一议等实践活动,感受并建立克的质量概念。

        三、全课总结

        看来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除了用称的方法,还可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

        四、课后实践,不断延伸

        1、到商店看1千克的物体或买1千克的东西有多少?

        2、回家用秤称一称或掂一掂、估一估、算一算等方法,感受一下家中几种物品的质量。

篇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有多重。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教材安排先认识千克和克,再认识吨。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轻重的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所以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为了使学生获得克、千克的明确概念,我为学生准备了充分的教具、学具和实物,如:每个小组一个台秤、天平和一个体重计,还有许多盐、水果等物品。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再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开展各种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算一算、比一比等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去感受。

        本节课的教学以实践活动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使学生体会1克、1千克有多重。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异质分组,为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供了条件,组内设有组长、汇报员、记录员来组织和调控整个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动手“做数学”亲自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同时养成学生乐于与同学交流想法的习惯。

        设计思路

        1.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结合实际为学生提供有趣的、丰富的情境,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数学价值;同时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矛盾,引起思考,激发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发现的问题。

        2.构建新知。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自主探索”为核心,将“合作交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猜盒子、称物体、称体重等,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3.应用拓展。

        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用数学”。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校有一流的教学设施,为教学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班级现有学生42人,其中大部分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乐于动脑,敢于向困难做斗争。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所接触的事物及思考问题的角度都有所不同,因此出现了个体差异。针对这些问题,我采取的对策是: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利用有趣的数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教材及学生的潜力,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教师自制两个相同的盒子,其中一个是空的,另一个里面装满砝码,将每个盒子系上细绳。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哪一个盒子能将绳子拉断?(学生争先恐后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将绳子向上拉,装砝码的绳子被拉断。)

        师:同样的盒子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猜到一轻一重,之后让学生掂一掂这两个盒子,感受它们的轻重。)

        (给孩子创造了猜测和判断的机会,让他们在判断中树立自信心。)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现在我们做“背一背”的游戏好吗?(教师选择三名学生,一位同学背另两位同学,并说一说背的感受。)

        (这一富有情趣的、生活中常见的活动,让学生感知物体的轻重,并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愿望。)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秤。

        师:要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该怎么办呢?

        生1:用手去掂一掂。

        生2:用秤去称一称。

        师:谁能介绍一下你都见过哪些秤?(让学生将课前搜集的展示给大家。教师也准备一些,如:玻璃体重计、婴儿秤等。)

        2.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1)称一称。

        师:今天我们要用台秤和天平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你们认识台秤吗?(主要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向大家进行简单介绍,教师补充。)

        师:你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大家对台秤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称一称两袋盐的重量。(小组人数不宜太多,2~4人学习效果比较好,要求小组长监督每一位学生读出台秤上的数字。)

        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给予指导和帮助。小组汇报。

        师:哪个小组先说一说这两袋盐有多重啊?

        生1:我们小组称的两袋盐是1千克。

        生2:我们小组的盐差一点点到1千克。

        师:也许是我们在调秤的时候有点误差,总之它是非常接近1千克对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千克。

        师:在台秤上你们看到“千克”的字样了吗?

        生:没有,我们看到了“kg”。

        师:“kg”就是……

        生:是千克的英文名字。

        教师在千克的下面板书:kg。

        (2)掂一掂。

        师:请同学们把两袋盐放在一只手上掂一掂,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教师边说边示范,然后学生开始活动。

        教师与学生一起活动,同时搜集来自学生的信息。

        师:感觉怎么样?

        生1:很重。

        生2:掂时间长了感到很累。

        师:请记住这个感觉,现在我就要考考你们的感觉准不准。

        (3)估苹果。

        师:请你估计几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然后和小组的同学商量一下,并把这几个苹果装在袋子里,轮流掂一掂,找一找掂盐的感觉。

        学生选的数量各有不同。

        师:每个小组都选好了苹果,在台秤上称一称吧,看你们估计得准不准。

        通过实践,验证了自己估计的结果,有的小组估计的质量差很多,于是迫不及待地向秤里面添苹果。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再说一说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

        生1:老师,我发现我们小组选的苹果差不多大。

        生2:我发现如果是小苹果数量就多,如果是大苹果数量就少。

        师:你们说得都对,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我们一起找一找好吗?

        生1:我觉得2瓶水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生2:我认为4本书大约1千克。

        生3:老师,你的包大约是1千克。

        生4:10枝钢笔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师:好,现在请你们把自己估计的物体拿过来,实际称一称,看看它们到底多重。

        称过之后,学生发现了自己估计的质量与1千克的差距,教师要求差得多的同学再掂一掂两袋盐,重新感受之后,再去估计。估计两瓶水的小组称过之后,结果是1千克多一点,当看到这个结果时,小组的成员都兴奋得跳了起来。

        (4)称体重。

        师:你们想知道自己和别人的体重吗?你们认识体重计吗?(介绍体重计的用法)请在小组内选两名同学,先估计他们的体重,然后再称一称好吗?

        3.建立克的质量概念。

        (1)猜一猜,称一称。

        师:刚才每个小组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接下来我们再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猜一猜我手里的1角硬币有多重?(学生猜到1克、3克、10克各有不同)

        师:我们来称一称。(向学生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结果是1?1克,教师板书:克和g。

        (2)掂一掂。

        师:原来1枚1角钱的硬币大约有1克重,现在把这枚硬币放在你们的小手上掂一掂感受1克的质量;然后再把小组同学的硬币放在一起看是几克再掂一掂。

        (3)找一找。

        师: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克重?

        生1:我的铅笔头。

        生2:一片药。

        教师将学生说的物体称一称来验证他们估计的结果。

        有一名学生张朝宇说:“我的钮扣可能比1克多,因为它大。”另一生吴瀚反驳道:“那不一定,你的扣子要是木头做的呢?”张说:“木头做这么大也能超过1克。”吴又反驳道:“也许它还是空心的呢?”

        这时教师并没有急于插话,一番争辩之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哪个重些?有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说铁重。小组讨论之后一致认为同样重。

        师:请你们做个手势1千克铁有多大、1千克的棉花有多大。

        师:再想想刚才的钮扣问题,你们想说点什么?

        生:大的物体并不一定重,小的物体不一定轻。

        4.自主探索千克和克的关系。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千克,还知道了1克有多重,那么千克和克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你们能用桌子上的材料通过观察,再称一称、算一算找到它们的关系吗?

        学生活动后小组汇报。

        小组1:我们小组认为1千克和1000克相等,因为我们小组的大袋盐是1000克,放在秤上正好是1千克。

        小组2:刚才我们称这两袋盐是1千克,我们又称了一袋盐是500克,所以我们小组也认为1千克=1000克。

        小组3:我们小组不是称的,是看出来的,你看一袋盐上面写着500克呢!

        有的小组没有得到这样的结论,教师让他们用其他小组的方法验证一下获取这个结论。

        师:今天你们开心吗?有什么收获呀?回家要跟爸爸妈妈讲一讲,然后再称一称家里的物品。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案# 导语《小树有多少棵》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为今后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等笔算乘法打下基础。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课件(书本P2的)

        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信息?

        生1:有三捆小树

        生2:每捆小树有20棵

        师:你可以提出用加法或乘法解决的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1:一共有多少棵小树?

        生2:两捆小树有多少棵?

        生3:两捆小树比一捆多几棵?

        师:大家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下小树有多少棵

        板书课题——小树有多少棵

        二、探索新知,讨论算法

        师: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1:用加法

        生2:用乘法

        师:怎么计算呢?

        生1:20+20+20=60

        生2:20×3=60

        生3:20×2+20=60

        板书算法

        师:为什么20×3=60呢?

        生:可以先不看20后面的“0”,因为2×3=6,乘完后再在6后面加一个“0”,所以就等于60。

        师:这是个好办法,大家觉得三种方法哪种最简便呢?

        生:20×3=60 这个方法最简单

        师引导学生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以及运用

        三、基础练习,应用新知

        师:我们再来看看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

        生答

        师:看看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80×4 6×7

        80×4 6×70

        800×4 6×700

        让学生找相同与不同

        四、拓展练习,应用新知

        试一试第3题,练一练第1题、第2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收获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练一练第2、3题,作业本。

       篇二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2.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分析:

        这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与过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课程标准理念;更加关注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力求使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植树的活动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植树这一生活情境,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请你认真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一共有几捆小树?每捆有几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这样的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已经到了三年级了,已能从图中收集信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

        二、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

        1.独立解答。

        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尝试计算。

        2.小组交流。

        让学生结合“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情境,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义,再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3.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树,学生可能想出以下计算方法

        (1)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60;

        (2)因为2×3=6,因此20×3=60;

        (3)可以把20看成10×2,这样20×3可以变成10×6。

        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全班交流体现了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更加方便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达到算法优化目的。)

        4.解决问题。

        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请同学们先试着解决,然后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练习

        1.口算。

        3×2  5×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

        师:上面这组算式,横行、竖列分别有哪些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发现。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

        2.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3.数学游戏。

        教师事先准备好卡片,以同桌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规则:一位学生取一位数,另一位学生取整十、整百或整千数,然后两个学生都计算这两个数相乘的结果,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数学思考:经历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过程,发展归纳、概括的能力 解决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经历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

        能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依据现代认知科学理论,我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创设情景法,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思维的动机。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动手操作,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遵循了学生的认知思维规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较大的空间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让他们在具体情景中进行独立思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首先出示课本第2页的主题图,学校要组织植树活动,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小树。学生认真观察,提出问题:从中您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并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有3捆小树,每捆20棵,一共有小树多少棵?”

        这一环节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出发展开教学,不但拉近了数学和学生的距离,而且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向新知识转化,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并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我设置了3个活动

        活动一

        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有3捆小树,每捆20棵,一共有小树多少棵?”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

        学生可能列出算式20 X 3 或则20 + 20 + 20,并计算得出答案是60棵。 接着小组之间进行讨论算式“20 X 3”,让学生结合问题情景,在小组内说一说这个算式的含义,再说说计算的方法。

        小组派代表发言,算式20 X 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有3捆这样的小数,60就是表示有60棵小树。学生有可能想出以下的几种计算方法

        1、20 X 3就是3个20相加,也就是算式:20 + 20 + 20=60;

        2、可以把20看成2个10,这样20 X 3可以变成6个10,就是60。

        3、2×3=6,20×3=60

        先不看20后面的“0”,2×3=6,乘完后再在6的后面加一个“0”,所以就等于60。

        比较算法:以上算法你认为哪种更简单?

        由于学习过乘法的意义,所以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经验排除加法,很自然地选择第三种方法。而第三种方法是本节课希望学生掌握的口算方法,所以应抓住机会及时总结、强化:在整十数的乘法算式中,在乘的时候先不看乘数末尾的“0”,乘完以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同样多的“0”。

        师生共同将题目补充完整,教师板书为学生做好示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解决问题后,继续追加问题:4捆小树有多少棵?5捆呢?

        运用刚刚优化口算的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进一步强化口算的方法。

        活动二

        在学生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后,独立完成课本第2页的“试一试”第2题。

        学生通过独立计算,得出算式的结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几组题目,找一找竖列算式的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能够发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的末尾依次多一个“0”,积的末尾也多一个“0”。学生已经把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迁移到整百数乘一位数,此时进行方法的强化,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计算的方法,既训练学生的思维,又发展学生的语言。

        活动三

        学生在总结了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后,完成“试一试”第三题。

        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可以引用生活中的情景来解释算式的含义,学生在理

        解了算理的同时,加强了口算的方法。

        这一环节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比发现的学习方式,使新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更加的牢固。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将分3个层次进行练习。

        1、基础练习

        完成课本第3页练一练的第2题。

        在这一练习中,要求学生利用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巩固核心知识。

        2、提高练习

        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和第3题。

        让学生独立看图,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列式计算。

        通过这一练习,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去。

        3、发散练习

        同桌之间合作完成第三页的数学游戏。

        选择图中3张卡片,并拼成一个正确整十数的乘法算式。

        学生在游戏的同时巩固口算方法,并能发散学生的思维。

        这一环节的三个层次的练习,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体现数学学习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既概括学生的思维,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总结评价,全课小结

        回顾这节课,评价下自己: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习的快乐吗?你还有什么疑问?

        以上教学流程设计,以学生的学习心里和知识起点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尝试、积极的探讨和合理的归纳,使学生学到新知识的同时,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的教学会更加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方面都将得到有效的发展。

        小数有多少棵

        有3捆小树,每捆20棵,一共有小树多少棵?

        20 X 3=60(棵)

        1、1、20 X 3就是3个20相加,也就是算式:20 + 20 + 20=60;

        2、可以把20看成2个10,这样20 X 3可以变成6个10,就是60。

        3、2×3=6,20×3=60

        答:一共有小树60棵。

       一、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

       1、口算乘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P1例1、P2例2 口算乘法

       教学要求: 掌握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学手段:幻灯片、小棒、口算卡等及操作。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表内乘法口诀(可用口算卡进行)。

       2.50是几个十? 700是几个百?

       3.8个十是多少? 24个十呢? 24个百呢?

       4.5个2是多少?

       二、新课教学:

       1.P1例1

       (1)引导学生摆小棒:每堆摆两捆(每捆10根),摆3堆。

       (2)启发学生议论: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用加法算:20+20+20=60

       用乘法算:20X3=60

       (3)引导学生看实物,理解算20X3的思维过程:3个2是6,3个2捆(2个十)是6捆(6个十),6捆就是60根,即3个20是60。结果与加法相同。

       2.小结:求3个20是多少,可用乘法计算。口算20×3这样想:

       2个十×3=6个十=60

       3.P2例2

       (1)显示例2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后掌握其数量关系。每堆有300块小木块,一共有4堆。

       (2)让学生直接用乘法式子求出一共有多少块。

       (3)让学生口算结果,并说出怎样想。

       (4)小结:求4个300是多少,用300X4计算。这样想:

       3个百×4=12个百=1200

       三、练习设计:

       1.P1“做一做”. 2.P2“做一做”.

       四、作业:

       1、 复习P1 例1 、P2例2. 2.P4第1、2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P3例3、例4,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几百几十的口算

       教学要求: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几百几十数(每位乘积不满十)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手段: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课本P3复习内容。

       2.450里面有几个百 ? 几个十?

       二、新课教学:

       1、 P3例3

       (1)看图学算理。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意:

       ①左边有3个10,就是30。

       ②右边有3个2,就是6。

       从而使学生理解:12里面有1个十和2个一,3个12就是3个10和3个2的和。

       (2)看图学算法;口算一般从高位算起。

       这样想:10×3=30 2×3=6 30+6=36

       (3)指导学生看书P3例3,质疑。让学生口述12X3的口算步骤。

       (4)小结:一位数乘两位数,可以把一个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后再相加。

       2.P3例4

       让学生在例3的基础上,先类推试做;然后可通过四人小组议论,归纳出口算的方法;再由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小结:120是由1个百和2个十组成的,120×3是求:3个120是多少,就是3个百和3个20的和。计算时这样想:100×3=300,20×3=60,300+60=360。

       三、练习

       1、P3例3下面的“做一做”。

       2、P3例4下面的“做一做”。

       第1题:计算后,进行评议,并让学生讲述是怎样想的?鼓励学生,谁还能想出别的口算方法?”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有目的地请中下生板演;及时纠正错误。第3题,可用开火车比赛的形式进行。

       3.有白乒乓球21个,花乒乓球的个数是白乒乓球的2倍,有花乒乓球多少个?一共有乒乓球多少个?

       四、作业:1.复习P3例3、例4。 2.P4第4、5题。

       第3课时

       教学内容:P4练习一第6 —— 11题。

       教学要求:巩固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熟练、灵活地运用口算方法:i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手段:幻灯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表内乘法口诀。

       2.口算乘法的方法。

       二、练习设计:

       1.填空:

       (1)21×3可以读作( )乘( ),积是( )。

       (2)3×6读作( )乘( ),表示( )个( )相加。

       (3)32× 3读作( )乘( ),表示求( )个( )倍是多少

       2.做课本上第,7、8、9、10、11题。

       做7、8、10题要注意用多种形式,如比一比,看谁算得对又快或以组为单位开火车,看哪组最先到达目的,夺到红旗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第9题是有多余条件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练习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决定是否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特别注意辅导中下生。

       3.第12、,13题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独立完成,根据实际安排在堂上进行或在课外进行。

       4、思考题。可制作活动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明确从小华家到公园无论走哪条路,到学校以后都有四条路可到公园。也可以让学生在书上的图画一画、数一数、找规律达到同样的目的

       每项练习做完后都应做好评价订正工作。

       三、作业:1.熟记乘法口诀。

       2.P4第6题、P5第10题。

       2、笔 算 乘 法

       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

       第1课时

       教学内容:P6例1,例2.

       教学要求: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竖式书写格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养细心检验的习惯。

       教学手段: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课本P6复习的内容。口算乘法及竖式书写格式。

       二、新课教学:

       1. P6例1

       ①从口算引入:出示题目后问“用口算时怎样想?”

       ②笔算方法:借助P6的实物图,指导学生阅读P6虚线围成的方框里分步演算过程。

       ③总结计算方法。

       2.P7例2

       (1)让学生在例1的基础上类推出计算方法,加深对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理解,着重抓用2乘百位上的2得4个百,写在积的百位上。

       (2)注意竖式的书等格式。

       (3)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注意”的内容,让学生把例2再乘一遍,并告诉学生,今后可用再乘一遍的方法,检查乘法算得对不对,培养细心检查的习惯。

       三、练习设计:

       1. 课本P6“做一做”。

       2.课本P7“做一做”。

       3.做P7第1题第一横行,第2题第一横行。

       四、作业:1.复习P6例1,例2。 2.P7第1题第二横行。

       第2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二 第3—第9题

       教学要求:巩固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竖式书写格式。

       教学手段:幻灯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笔算 213×2 24×2

       二、练习设计

       1. 练习一第3题。让学生先读题,再分析解答。

       2. 练习一第4题,笔算下列各题。

       3. 练习一第5题,列式计算。

       4. 练习一第6题,口算下列各题。

       5. 练习一第7、8题,应用题。

       6. 练习一第9题,脱式计算。

       三、 作业

       复习课本第8页。

       第3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9例3、P10例4

       教学要求:掌握不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学手段:幻灯,每位学生一份小棒。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课本P9复习的内容:

       5×3+6 2×9+7 6×8+3 4×7+5

       二、新课教学:

       1、P9例3 24×3=

       (1)摆一摆

       ①第一行摆2捆。(每捆10根),另4根。

       ②再摆两行分别与第一行同样多。

       (2)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列出式子;

       ①每行多少根?共几行?

       ②要求3行一共有多少根怎样列式?

       (3)在动手操作中明确算理。

       ①3个4根是多少根?满10怎么办?

       ②3个2捆是几捆?加上刚才的一捆现在一共是多少捆?

       ③一共有几捆几根即多少根?

       (4)观察幻灯,学习算法。

       (5)指导学生阅读P9例3,质疑。

       (6)让学生讲述72是怎样算出来的。

       2.例4的教学

       (1) 学生读题后,讲述乘的顺序。

       (2)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10例4。

       小结:让学生讲述P10例4怎样算。重点讲清4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9得多少1应向前一位进几,乘积百位上的7是怎样得来的

       三、练习设计。

       1.课本P9做一做和Pl0做一做。

       2.课本P11第2题。

       3.计算;

       42×3 15×2 271×3 516×4

       4.计算接力赛。(分四组,每组3人)

       (除参赛的同学外,其余作裁判,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

       四、作业;‘

       1.复习P9例3,P10例4。

       2、P11第1题。

       第4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三第3—第9题

       教学要求:掌握不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学手段:比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练习设计:

       1.计算P11第3题。

       3.P11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4.P11第4题、第5题。

       5.P12第7题用比赛的形式,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部算对要做好小靖工作。

       6.P12第8、9题如因时间关系可作为活动课内容。第10题应提示学生找出规律再填表。

       四、作业:

       复习P9、11的内容,理解、熟记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第5课时

       教学内容:P13例5。

       教学要求: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手段: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课本P13复习的内容。

       2.计算517×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1.P13例5的教学。

       (1)用幻灯显示例5的插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454×4

       (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3)把例5与本节“知识铺垫”(2)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2.小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三、练习设计:

       1. P13“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

       2.填上适当的数:

       4.指导阅读P14《你知道吗?》 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习兴趣。

       四、作业:

       1.复习P13例5。 2.P14第1、2题。

       好了,今天关于“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